巴狗的意思是什么不是宠物?
“巴狗”是四川话,也就是普通话的“巴结”和“狗”,两个意思合起来的“巴狗”就是奉承、恭维的意思——这跟“拍马屁”有点类似,不过“拍马屁”更普遍、也更委婉一些。 比如你看见一个领导很得意地走过来,想要炫耀一下自己的才华,你就可以“巴狗”一下,说:“张总真棒!业务真是熟,问的问题真是准……”把一个“棒”字拉长,语调上扬,肯定对方的时候加上你的称赞,这种奉承让人听着就很舒服。 再比如你和同事一起向老板汇报工作,你的同事说了很多,然后你接着他的话说下去,也可以添上几句“张总觉得呢?是不是这样?我看就是这样!张总真厉害……”这样的话,既附和对方,又顺带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了,何乐而不为? 如果要“巴狗”的话,当然要有一定的事实基础才行,不然很容易被人戳穿,变成笑话。所以那种无中生有的“巴狗”还是尽量少些;要是实在想不出合适的词语,就老老实实地说“我觉得……怎么样……”也比瞎编强。
在正式的场合,“巴狗”用普通话来讲显然不合适(除非你想成为众矢之的),那就得学学古人,用“之乎者也兮”这样的虚词来做掩护。如果一定要用方言来说,那就改成“巴爹”“巴巴”“巴脑”之类。 其实“巴狗”这个词还是蛮有趣的,有趣的地方在于它由贬义到中庸再到褒义的转变。
因为“巴”的原意本来就是贬义的,指“投靠有权势的人”;而“狗”的原意也是很消极的名词——“卑躬屈膝者”。这两个字眼组合在一起,自然带有贬义的色彩。 但是到了现代,语言环境变了,词汇的含义也会随着语言的变迁而改变。现在“巴”已经很少含有贬义了,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中性的描写;而“狗”虽然仍旧有贬义,可是贬义的倾向已经被弱化了。因此“巴狗”用在一些积极的语境中时,反倒变成了褒义词——比如你的同学向你哭诉考试没考好,你安慰他说:“别哭!其实你也考得很不错的,我看见你试卷上的‘狗’爬似的字体就知道你肯定答得不错!”这句话里的“巴狗”就变成了褒义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