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龙什么品种?
“红龙”是一个泛指,指的是全身呈红色的龙。不过因为“红”这个词过于宽泛而缺乏明确的边界,所以导致“红龙”的概念被广为使用却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 因此我们只能从一些比较具体的特征上来对“红龙”进行界定——即根据“红龙”与其它龙类的差别来定义这个概念。在生物学上定义一个物种的方法之一就是比较该物种的形态学特征(morphological features),因此我们可以用形态学的特征来定义“红龙”的概念。 而形态学的特征则需要通过对比来界定——“红龙”的特征可以通过比较它和其它类似物种或种类的不同之处而逐渐清晰起来。
因此要了解“红龙”是什么,就需要首先了解什么是“红龙”不是。通过不断地将“红龙”与其它相关物种做对比,我们就可以逐渐清楚地定义出“红龙”的概念了。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要定义“猫科动物”的概念,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将“猫科动物”与其它相关物种做对比来解决这个问题——最终我们会发现“猫科动物”具有所有的以下特征: 1. 它们都有四肢;
2. 它们的四肢上都长有爪子;
3. 它们都是温血性动物(除了冰海圣斗士);
4. 等等…… 最后我们会发现,具备以上所有特征的物种都具有“猫科动物”这一相同属性。反之,不具备这些特征的物种就不属于“猫科动物”——这就是通过不断地将“红龙”与其它物种做对比而得出的“猫科动物”的定义。 在生物分类里,我们通常采用两种定义物种的方法:种系发生学和形态学。前者是通过研究物种的演化历史来定义物种,后者是通过比较现生物种的形态结构来定义物种。两者结合能够很好地解决“小红龙”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