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品种的蟋蟀厉害?
“什么品种”这个范围太大,得看是在哪个范围内比较。 如果单单比较“凶狠程度”的话,那自然是对人最不友好的北美穴居蟋蟀(Gryllus bimaculatus)最能打了,因为人家本来就不是为了打斗而进化出来的样子嘛…… 这是北美穴居蟋蟀的攻击姿态。注意两只前肢的形态——第一只已经咬合准备发起攻击了,第二只则正要向后退去。为什么第一只看起来这么“嚣张”呢?这是因为北美穴居蟋蟀的口器并不完善,没有可以缩回的触须和颚须,因此没法将敌人整个吞进肚子里面去,只能撕扯下一块块的肉来。所以看到嘴里都是丝状的残骸和血泡的北美穴居蟋蟀其实是不太敢继续啃下去的(当然,你要是拿一根手指头给它咬,它肯定会死死咬住的)。
相比之下,非洲拟蟋蟀 (Tettigonia viciae)就会温柔很多啦~ 因为有完善的口器,可以很从容地把猎物整个吃掉。
但如果是比较“耐打”的话,那就得看看谁更皮糙肉厚了。在所有的蟋蟀中,非洲拟蟋蟀算是比较能打的,不仅防御性技能多,自身生命力也极强——被其他动物咬到或者撞到硬物导致身体局部受伤,一般都不会致命;就算四肢都没了,也能长出新的来;要是饿个几天几夜,一遇到食物又生龙活虎起来…… 所以野外遇到猫咪、蛇或者其他天敌袭击时,多数情况下是它逃跑,你追打它……
斗蟋蟀是具有一定区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有着独特的文化传承,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斗蟋蟀有着严格的规则及制度,它不仅仅是动物之间的一种PK,更蕴含着斗蟋蟀人的心血与智慧。
金钟黄 collar
头上有块黄毛,体色较深,尤以翅根为甚,通体略现金属色泽。额尖及眼以上的黑色尤深,呈深乌铁色。其体形粗壮,头大唇宽,嘴钩大而外张,齿宽密如梳,两眼间距较宽而大,额尖较平。金钟黄的腿一般稍细而有弹性,爪钩发达锋利,有翅的为优,而翅根尤以紫酱为贵。
黄花黄 collar
体色鲜黄,头及大颚黑色,额尖呈金黄色,嘴钩外翻而大,唇宽,两眼及间距大。黄花黄多有翅,且翅根大多为红色,其腿较短而粗壮,爪钩大而锋利。
提斗头大唇宽,大颚全黑。额尖较短,呈斧形,眼小,两眼间距较窄。体色铁青发黑,通体漆黑发亮。该虫的特点是生性凶狠,力大势猛,进攻如箭,急躁霸道,动作快捷,是所有斗蟋蟀中攻击力最强、最刚猛顽强的。
川黄毛 body
川黄毛体形中大,额尖略高而短,唇宽嘴大,其大颚前段全黑,后段有一白斑。眼睛较小,两眼间距较近。背部乌青带黑,翅根微黄。腿稍长,爪钩尖长而利。此种蟋蟀行动急迅,张牙舞爪,两眼凸出,两须上举,好动贪斗,一有声响即从洞中窜出。
铁狮子体形粗壮,唇宽大,额尖及眼以上呈铁青色,眼睛极大且下垂,额尖较矮,头黑嘴大,呈黑绿色,胸部宽阔,背呈青黑色,且有浅绿色斑纹,须粗黑,两眼间距较宽。此虫性烈气壮,勇猛无比,攻进如发矢,斗狠有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