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犬什么时候打驱虫?
一般建议幼犬2月龄以上,进行第一次体内外驱虫。 寄生虫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两种。 常见的体内寄生虫有蛔目、绦目、吸虫目等;常见的体外寄生虫有蜱目、螨目的蠕形螨、疥螨等。这些寄生虫的幼虫或成虫大多以消化道、呼吸道、血液为入侵通道,所以预防寄生虫的关键在于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及时消灭虫体,并定期驱虫。 给幼犬进行首次驱虫,可以有效降低寄生虫感染率! 一般情况下,幼犬在2~8周龄时,机体免疫器官逐渐发育成熟,此时给它们注射疫苗效果更好。而在注射疫苗前,需要先通过粪便检查,确定体内是否有寄生虫,如果发现有寄生虫,则应先用驱虫剂将体内寄生虫杀死或是赶走,4周后再接种注射疫苗。若未发现有寄生虫,则可正常接种注射疫苗。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驱虫剂时,应注意避开疫苗接种位置,以防发生不良反应。在给爱宠驱虫后,应注意观察它的粪便情况,看是否排出虫体。
一般来讲,幼犬的驱虫剂可分为内驱虫和外驱虫两类。 内驱虫主要作用于驱除胃肠道内的寄生虫,例如常用的阿苯达唑片、左旋咪唑片等对线虫类寄生虫有很好的杀灭作用。
外驱虫主要用于驱杀体表外的寄生虫,常用的驱虫剂有灭蚤灵、福来恩喷剂、敌杀死喷雾剂等等,这类药物能够有效杀灭体表的蚤、虱等寄生虫。
疫苗和驱虫是确保狗狗健康的重要保障,但是两者却不能同时进行,应先打驱虫针再隔7--10天再打疫苗,而犬在出生后到成年,均应全程进行驱虫,并在每年春秋两季进行驱虫。对于刚买回家未打过疫苗的幼犬,要先到宠物医院打驱虫针并洗澡后再打疫苗,为了安全起见,打完驱虫针后也最好洗澡。在刚买回犬时,可咨询以前的主人犬是否打过疫苗,如果犬已打过全程疫苗,就可在第一次疫苗到期后进行加强免疫;没有打过疫苗的犬,可在宠物医院进行免疫治疗,自2月龄开始打第一次疫苗,以后每月注射一次,共3次,即全程疫苗。
为犬注射疫苗的目的是预防各种传染病的发生,注射的疫苗包括必注和选注两种。必注疫苗包括犬瘟热和犬细小病毒病二联疫苗(简称2联苗),主要用于15日龄以上的幼犬和成年犬;犬瘟热、犬细小病毒和犬传染性肝炎三联苗(简称三联苗),主要用于45日龄以上的幼犬和成年犬。选注疫苗包括犬狂犬病、犬副流感、犬钩端螺旋体、犬冠状病毒、犬副流感和犬轮状病毒等疫苗,对于选注疫苗应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犬群的疫情流行特点选择进行注射。疫苗注射次数为每月1次,连续注射3次。以后每年加强注射1次。犬只注射1次疫苗后,即产生相应的抗体,但随着犬体内抗体量的逐渐下降,有可能再次发病,因此应进行加强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