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犬什么时候开始可以驱虫?
一般建议幼犬两个月大左右就可以进行第一次体内外驱虫了,之后每个月进行一次体内驱虫,体外驱虫每隔半个月一次。 因为寄生虫的幼虫期在土壤中、昆虫体内和成虫期均能存活1~2个月,如果环境不卫生或者不注意喂养的话,很容易将虫子传染给狗狗。 特别是春季是寄生虫的高发季节,这个时候给狗狗驱虫尤为重要!
如何判断狗狗是否有虫呢? 如果发现狗狗有频繁呕吐、腹泻、消瘦等情况,需要及时带去宠物医院进行粪便检查,同时结合血清化验结果进行判断,确定感染程度后,再进行相应的驱虫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驱虫药不能杀死寄生虫体内的虫体,只能起到抑制发育的作用,当药物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才会起到杀灭作用,在给狗狗喂驱虫药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生指导用药,以免发生中毒反应。
常见的驱虫药有哪些? 阿苯达唑片/颗粒 用于蛔目、蛲目等寄生虫病,对线虫类寄生虫有很好的驱杀作用;
左旋咪唑片/丸 可用于蛔目的寄生虫感染,如蛔炎、蛔目皮炎等,对绦目寄生虫也有一定的驱除效果;
肠虫清片 可用于蛔目、绦目的寄生虫感染,对线虫类的寄生虫有非常好的驱杀作用。
非处方驱虫药还有甲硝唑片,主要用于消灭肠道内的滴虫,对于蛔自和鞭目等寄生虫感染也有良好的疗效,但服用期间可能产生恶心、呕吐、腹泻等相关不良反应。
上述药物都属于杀虫类药物,在使用前要注意查看生产日期,保证药物的有效期,同时按照医嘱或说明书剂量给药,切忌盲目加大用量。
寄生虫的危害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有些寄生虫,例如蛔虫,它的病原体在犬的体内是很难清除干净的,即使清除干净了,蛔虫还有一定的复发性,因为蛔虫在犬体内会形成一种包囊,这个阶段的蛔虫是无法杀灭的。通常所使用的驱虫药只能杀死成年和幼年的蛔虫,所以蛔虫会有复发的情况出现,需要定期的驱虫。
其实所有寄生虫都具有一定的包囊期,这个阶段很难杀灭,通常这个时期过了,就是成虫或者幼虫时期容易被我们杀灭。我们给幼犬驱虫的一般规律是45和60天龄,杀寄生虫相对容易一些:线虫类等大多数肠道寄生虫,驱虫两次就可以完全清除。寄生虫中的滴虫相对较少见,也比较麻烦,滴虫的包囊期较长,通常在3--4周,滴虫通常以接触而传染,也就是说,如果环境中没有滴虫存在,是不大可能被传染的。如果出现了滴虫感染,就需要进行3次的驱虫,药物可以选用,灭滴灵等。另外,所有的寄生虫都有可能通过奶水传染给幼犬,所以给幼犬驱虫的同时,也需要给母狗驱虫。
体外寄生虫中的跳蚤和蜱虫,主要是咬噬吸血而影响犬的健康,这种寄生虫在幼犬阶段较少出现,通常是成犬阶段较多。疥螨等皮肤类寄生虫,通常也是成犬阶段比较多发,感染这种寄生虫的犬会有皮肤瘙痒,掉毛等症状出现,需要仔细检查犬的皮肤。幼犬寄生虫感染,通常导致幼犬的生长受到严重影响,通常有生长停滞,发育落后,精神沉郁等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