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什么症状该驱虫?
一般来说,幼犬超过2个月大就必须进行首次驱虫了。 不过要提醒的是,体内驱虫和体外驱虫要分开做。因为驱虫药进入体内后,需要经过消化酶水解后才能被吸收;而体外驱虫药一般是制剂,不需要经消化酶分解即可发挥效力,所以只要按时按量服用,效果都是很明显的。 当然,如果狗狗已经出现了寄生虫感染的明显症状就要及时驱虫了,千万不要拖!毕竟寄生虫在体内的繁殖速度是很快的,早驱虫早放心。 常见的体内寄生虫有蛔目、绦目、线虫目的寄生虫等。这些寄生虫会寄生在胃肠道内,并且会啃食消化道壁黏膜,引起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出现消化不良、食欲差、异嗜癖、排便不规律或腹泻等情况。
另外,由于蛔目的寄生虫拥有游走特性,因此在感染初期可能仅仅会在肠道内移动,但若是没有及时驱虫,当虫体数量增多、发育成熟时就可能在外周血液里查到。 如果是绦目的寄生虫感染,由于幼虫具有钻透胃肠道壁的能力,因此可能会在消化道内四处游走,并有可能钻进胆道或者消化道壁的皱褶里面,从而诱发急性炎症反应。这时除了会出现消化问题外,还可能会有呕吐、腹泻、精神沉郁、皮肤瘙痒等症状。
小狗需要定时的驱虫,体内驱虫大概需要每个月一次,一直到1岁,之后可以每3个月一次,体外驱虫数每两周一次,直到1岁,1岁以后没有问题的话,可以每3个月一次。那么小狗什么症状该驱虫?
狗狗感染了肠道寄生虫(常见的有蛔虫、钩虫、滴虫、球虫等)会表现为消瘦、腹泻、软便、便血、拉虫子(通常在深夜或者是凌晨)精神不振、反应迟钝等。这些虫子不仅会消耗狗子体内的营养成分,还会以狗狗的肠道为温床大量繁衍,造成狗子的拉稀腹泻和肠道损伤。
如果感染了心丝虫、绦虫、肝吸虫等寄生虫,狗狗还可能出现败血症、黄疸、咳嗽、呼吸困难、腹水、血液浓缩等危险的症状!
寄生虫疾病是非常顽固的,也是易反复的,得了寄生虫一定要彻底治疗,而且一定要将狗狗用过的床、垫子、食盆以及它经常接触的物品彻底消毒,否则治疗不彻底或者反复感染会消耗狗子的正常代谢、免疫机能。
蛔虫病:
患病犬有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生长停滞、消瘦、贫血、咳嗽、幼犬有的甚至突然死亡。成年犬一般带虫而无临床症状,偶尔出现食欲不振,消化功能障碍,拉软便或下痢,有时从肛门或在排出的粪便中发现蠕动的幼虫。
绦虫病:
患绦虫病的犬临床上以腹泻,大便带血、消瘦、贫血为主。有时肛门部可见到白色节片排出。寄生于肠系膜和泌尿生殖系统的绦虫引起幼犬不发育,成年犬生殖力下降。
鞭虫病:
患病犬发生间断性或慢性腹泻,粪便带血和黏液,消瘦、贫血、生长停滞甚至发育受阻。临床可见病犬常做排便动作,排出带有血液的稀便,由于长期腹泻,致使病犬不能正常生长、发育,重者逐渐消瘦、贫血。
钩虫病:
幼犬感染后的症状比成年犬严重。患病犬食欲不振、腹泻、贫血、虚弱和生长迟缓,重症幼犬往往出现衰竭或突然死亡,并且有异嗜现象,喜咬食石头、泥土等。
滴虫病:
患病犬主要表现出慢性或间断性腹泻,粪便恶臭,暗色、软便或水便,幼犬生长停滞、消瘦。临床上,患病犬长期慢性腹泻,粪便下血,幼犬生长停滞、消瘦,甚至出现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