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狗是什么品种?
“犬”和“狗”是两个不同的字,意义不同,范围也不同。 《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犬”的解释有4个:指犬科动物的总称;特指“狼驯化而来的家畜”;泛指“养在家里的狗”;还指某些野兽的“猎犬”。 其中,第一个解释包括所有犬科动物,第二个解释则限定为“狼驯化而来的家畜”,即今天的狗。其他两个解释也是由这两个含义引申出来的。 “狗”的解释除了最后一个表示骂人的词义外,其余与“犬”基本相同。 因此可以看出,“犬”的范围比“狗”大得多,“犬”涵盖一切犬科动物,而“狗”则是从“犬”中排除所有豺、狼等食肉动物的残余。可以说“犬”是指所有的“狗”。
而在古汉语里,情况就完全不同了。《礼记·曲礼上》说:“禽兽六:狐狸、貉、虎、豹、豺、狗。”这6种野兽被合称“六兽”或“六虫”。其中的“狗”,显然不是今天的狗,而是今天所称的“豺”(chài)。东汉郑玄注:“狗,豺类也。”晋代杜预注:“狗,豺属。”可见古代所说的“狗”就是今天的“豺”,二者属于异名同物的关系。至于其他5种野兽,在今天都是犬科动物。
由此可知,古人说的“犬”实际上就是现在的“狗”。我们今天的“狗”和古代所谓的“狗”其实没有物种上的区别,只是古代人称“狗”的时候,并不包括自己驯化来的家犬,它们所讲的“狗”其实是食肉目犬科的统称。所以古人说的“犬”其实就是我们的“狗”和“猫”等动物的共同祖先。这种动物在今人看来无疑是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