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的毒性大吗?
毒液的作用机制 蜘蛛的毒液主要是由蛋白质和多肽类物质组成,其中含有溶血毒素、神经毒素等,这些物质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器官,造成急性炎症反应,引起全身广泛性中毒症状。 比如溶血毒素可以在短时间内破坏红细胞的细胞膜,使红细胞溶解,出现贫血、水肿;而神经毒素则可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呕吐、腹泻、昏迷、抽搐甚至死亡。 所以从作用机制上看,蜘蛛毒是存在很大危害性的。 但是不同种类的蜘蛛产生的毒液成分及性质有很大差异,同一类蜘蛛的毒液因个体不同其含有的成分也有差别,这就导致了同一个体对不同物种或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的毒液可能存在抗性。由于人体有强大的解毒能力,绝大多数蜘蛛的毒液中只含有低浓度的毒素(对哺乳动物有毒性作用的剂量),所以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对于蜘蛛毒液的抵抗能力是很强的。 但是,如果被蜘蛛咬伤的部位在伤口的处理不当,使得残余的毒液进入血流,就容易发生中毒现象。此时,轻者局部皮肤红肿、灼痛,重者会发生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如不及时救治可能会危及生命。所以,我们日常所说的”蜘蛛蜇人后中毒“其实是错误的表述,应为”蜘蛛咬伤后中毒“。
有些蜘蛛虽然不会放出毒液,但它们爪子上锋利的倒钩却有可能勾破皮肤,使其沾染上毒液,一旦不慎接触到眼睛、鼻子等部位,也会产生较重的刺激症状。如果不小心被蜘蛛抓伤,应该尽快用肥皂清洗伤口,并用碘酒消毒,以防意外。 不过,大家也不用谈蜘蛛色变,一般只有体型较大的蜘蛛才可以造成伤害,像平时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毛毛虫、蜘蛛丝等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即使不小心被咬了也不必过于惊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