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避孕的几个方法?
1.生理期的抑制 如果狗狗一年繁殖2-3窝的话,从生理期开始计算,每年差不多有40天左右不能交配或分娩。在这期间内,如果不让公犬接近母犬,即可达到避孕的目的。但是,在生理期过后,如果又不控制,那么又会出现怀孕的可能。在生理期对母犬进行控制,是一种比较省力的避孕方法。 通常,对于没有配种的年轻体促的母犬,可以直接注射性激素药物,如己烯雌酚、乙烯雌酚等。这类药可以抑制排卵,阻止受精,达到避孕目的。 对于已经配过种的母犬,可以在发情结束后3天内注射雌激素类药物,如炔雌醇、己烯雌酚等,防止再次妊娠;也可注射孕激素类药物,如黄体酮、孕酮等,使子宫内膜发生不良反应,导致胚胎无法着床而流产。值得注意的是,无论选用何种措施,都应在兽医指导下进行。
2.药物节育 在人类中,除了口服避孕药外,还有皮下埋植剂、针剂等。这些药物通过改变子宫颈黏液,使精子无法穿透,或是改变输卵管蠕动,使得卵子无法运送至输卵管与精子汇合,从而起到避孕作用。 类似的药物也有用于宠物。目前常用的包括: 氯前列烯醇(Pronazene),可激活子宫和输卵管腺体的分泌功能,从而杀死进入输卵管的精子。 地塞米松,能抑制垂体前叶分泌促卵泡素和黄体生成素,从而达到阻止卵细胞成熟、发育及排卵的作用。 丙酸睾丸酮加苯甲酸雄二醇,能使输精管变粗变柔韧,有利于操作,同时注射到附睾里可使局部收缩,阻断精子的运行通道。 还有其他一些药物,比如非那雄胺、醋酸环丙孕酮、甲地孕酮等,由于副作用较大,现已较少使用。
3.绝育手术 切除动物体内的睾丸(雄性)或者卵巢(雌性),以达到永久性避孕的效果。该方式一劳永逸,并且不会产生药物引起的内分泌失调等副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一项手术都有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并且选择合格的医院才能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