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达能闻兔子吗?
美国研究者们宣布发现,波音达能闻出兔子。
他们让老鼠在装有兔血液的动物标本罐附近做出“嗅辨反应”。结果发现,尽管这些老鼠不知道何为兔肉,但在嗅闻过程中却表现出特殊的兴趣,这表明兔的血型对于老鼠来说有着特殊的“味道”。
据研究带头人唐娜·斯特罗恩博士介绍说,鸟类和哺乳动物都有一种与嗅觉细胞相联系的神经元,它能对不同化学物质所产生的不同触感作出反应。她认为,这些特殊的化学感受器也许能在物种间传递信息,这就是说,狐狸可能闻出兔子的气味,反过来亦可,而鸽子能嗅出人类在血样中所含有的特殊化合物的“气味”。
斯特罗恩博士还说,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动物对自身生存有意义的事物的认知取决于该事物是否能够提高或降低其生存概率。与人类一样,动物只有在感到不安或受到威胁时才会用到其敏锐的嗅觉功能。
不过,尽管动物能分辨彼此的气味,但不一定都能够分辨出某个人或是某一事物。且一些遗传因素也许会使某些动物在气味辨别能力上逊于它的近亲。
人们最早在1950年发现狗能够区分其主人家的气味,进而开始研究所谓的“第六感”。1965年瑞典精神病研究所的哈康·埃尔顿教授发表了一份报告,提出人类具有“第六感”的说法。
在他看来,拥有所谓第六感的人能够感知到自身的存在和周围环境事物的存在,但此种感知却无法用语言或肢体再现,不过他却能够“听到”这种感知。
对埃尔顿所说的“第六感”人们尚有不同的看法。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理查德·怀尔博士不赞成拥有第六感的说法,他认为人体确实能够感应某些非传统知觉,但这样的感应只是某种暂时性麻痹,而非真正的第六感。
其实,对一般人来说,所谓的嗅辨反应无非是辨认某芳香物质所具有的特性,如强度、浓度或味道类型等。但是斯特罗恩博士团队进行的“物种间闻味”实验显然超越了此种常规领域。
对此人们也许不难理解,毕竟人类学家们尚不能对脑组织作“嗅觉功能”测试,也就没法知道人类是否具有分辨动物气味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