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鱼身上长白点怎么?
白点病是海水观赏鱼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海洋寄生虫异尖螺科异尖线虫中的海兽胃线虫引起,又称为蛔目胃肠线虫或海兽胃线虫病原。主要寄生在海洋鱼类和海洋哺乳类的消化道里,也有少数种类生活在海洋无脊椎动物的消化道内。该虫形态结构比较特殊,体内有可伸缩的细长的肠道,呈螺旋状弯曲,前端有口能摄取食物,后端有一漏斗状的肛门,排泄物从肛门排出体外。当昆虫的虫体在消化道内移动时,其肠道内的菌丛分解食物,同时释放出毒素,导致胃肠道黏膜发炎和蠕动加快,从而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下降等症状;随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幼虫脱囊而出进入消化道壁的皱褶中发育成较大幼虫,开始以消化道壁的组织细胞为营养,并发炎症反应,出现胃肠道阻塞,机体消化吸收功能严重障碍,造成水族箱内鱼、龟、鳖等动物逐渐消瘦,体质衰弱,最后因营养不良导致死亡。有些病虫能钻入胆道或者消化道壁的皱褶里,使肠道内容物腐败,释放出有毒物质,引起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危及生命。若病虫侵入眼球,还可导致眼结膜发炎,视力减退甚至完全失明。对患有白点病的海鱼要及时捞取,防止传染。
症状 异尖线虫的幼虫期(海兽胃线)在外来食物的刺激下会迅速向消化管的末端移动并感染消化道。首先在食道下部、和胃相连处出现病灶,表现为局部黏膜发炎、水肿,并有少量渗出液形成黏液栓堵塞在食管下部,使进食受到影响。随病情发展,病变部位向上扩展至整个消化道,病人表现出厌食、消化不良、腹泻、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等症状,由于口腔黏膜也会出现白点,病人自觉口干、喜喝冷水。部分病人还伴有头痛、发热、全身乏力等症。如果治疗不及时或病情较重,病虫可在数天内引起全身症状和体征,如高热、皮肤出现斑点、贫血、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检查 如果异尖线虫的白点儿较大而且比较多,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检查所见一般即可做出诊断。
治疗 对于此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以根治,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1)清除传染源:对病鱼要及时捞出,严格隔离,防治扩散。
(2)彻底清理鱼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并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鱼箱。
(3)加强饲养管理:保持池塘水质良好,注意增氧,以防缺氧,并及时更换水箱中陈旧的水,保持水中溶氧量充足。
(4)药物治疗:可用阿的平和氯霉素等内服控制。